學科發展
在美國,讀EMBA學員來自各類公司,如制造部門、金融部門、貿易部門、政府部門,加拿大讀EMBA的學員來自政府部門的較多。他們的平均入學年齡為38歲,96%的人取得大學學士學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經驗,年收入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項目開設國際經營、貿易和金融方面的課程。還有10%的項目,學校會組織學生就某一國際問題專門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學術訪問。有些學院設立知名人士系列講座,請成功的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給學員演講并和學員交流。在國外,繼續深造被看成是一項投資,讀EMBA的學員希望兩年幾萬美金的投資,學成之后能夠得到回報應該是不成問題。具有EMBA學習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各學校學費標準差別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學費為11000美金,著名的學校學費高達25000美元。
中國發展1999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國內大學中第一個創辦了EMBA項目。2002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暨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2所高等院校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各院校開始陸續招生。中國EMBA教育采用EMBA市場化運作模式,國家賦予培養院校招生、錄取和培養方式上較大的自主權,使EMBA教育基本上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接軌。經過多年的運作,中國EMBA教育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不斷探索創新,經歷了初創、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伴隨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EMBA從誕生以來也經歷了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孕育了比較豐富的、先進的管理思想,精辟分析的理念,特別是引領了新的市場價值不斷凸顯。EMBA的同學已經遍布全國,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精英骨干的作用。這是中國EMBA發展的現狀,也是中國EMBA取得的驕人成績,并且中國的EMBA還在以60%的增長率吸收更大的社會中堅力量的加入。EMBA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的建立,也順應了中國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學科特點
(1)EMBA的意思很明確,就是EMBA教學非常注重案例教學和案例討論。通常EMBA學員都是邊工作邊讀書,在校時間很短,講授的內容相對較少。但是由于學員有較多的工作經驗和背景知識,因此他們使用的教學案例較少,但討論的范圍要廣的多,對教師的挑戰性也更強。美國商學院EMBA注重案例教學,強調運用電腦軟件進行模擬教學。如哈佛商學院用于教學軟件的開發和硬件管理的費用就高達1000萬美元之多,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現代化教學水平。
(2)EMBA什么意思都不可代表,最強調的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課堂不定期邀請國際和國內知名公司CEO及卓越的工商界高管與學員進行交流和對話。這使課堂內容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讓學員有機會接觸商界領袖,從而了解其機構情況,商業經驗、管理風格以及所面對的挑戰及應對經驗。
(4)聯合辦學與異地辦學漸成趨勢。國內很多院校都開辦了聯合辦學的EMBA項目,反映出各院校對EMBA創辦之路的共同認識。
(5)中國很多商學院在為EMBA進行課程設置時都進行了移動課堂的計劃。所謂“移動課堂”也就是每個班在上課期間會到外地學習一次或幾次。在上課之余,安排學員對當地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參觀考察活動,開拓學員眼界,提升其管理水平。
(6)專業化辦學。一些商學院在綜合性EMBA的基礎上,嘗試具有針對性的行業細分,更加貼近不同學員的需求。這些專業管理課程,由于其對行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對于立志在行業內發展的專業認識來說,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培養目標
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
EMBA(Executive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是“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英文縮寫。EMBA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具有高度政治素養、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高層管理者,使他們通過系統學習,全面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決策方法,深入了解國內外企業的商業模式,具備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社會和技術環境下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決策、領導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的能力和知識。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的[2002]64號文,EMBA研究生畢業后將授予國家承認的EMBA碩士學位。
招生事宜
具有大學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學歷(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后有8年或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應有4年或4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
招生方法EMBA報名申請流程
申請人必須提交完備的申請材料(含報名申請表及相關證明,兩位專家或者單位主管的推薦信,以及一篇結合本企業情況探討企業管理問題的自命題的論文,學員在報考時應提供其所在公司的組織結構圖,以利院校清楚地了解學員的職位階次和管理權限)。招生院校組成考試委員會,進行資格審查和考試,擇優錄取。
EMBA入學考試方式實行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辦法,筆試和面試均由各培養單位自行組織。
學科設置
實行學分制,學習期限不少于18個月,學習課程不少于16門,其中必修課與核心課程不少于8門。課內總學時不少于500,課外總學時不少于1000,課程學分不少于32。
課程設置主要內容
強調整合性和決策導向性,強調密切聯系實際和面向國際競爭環境。借鑒國外和境外大學EMBA項目的課程設置,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EMBA課程分為必修課[FS:PAGE]、核心課和選修課。EMBA課程主要有戰略成本管理、談判與沖突管理、商務模式創新、運作管理、營銷戰略與管理、CEO財務分析、企業競爭戰略、領導力與組織發展、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資本市場與資本運作、公司戰略與變革、市場營銷與管理、管理實戰沙盤、商務英語、管理決策經濟學、宏觀經理理論與實踐、商務溝通等。
必修課
包括: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商務英語。
可作為核心課程的主要課程包括: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數據模型與決策、會計學、公司理財、營銷管理、戰略管理、信息管理、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領導學等。
選修課
主要課程有: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技術創新管理、項目管理、創新與變革管理、知識管理、企業研究方法、管理溝通與談判、商業倫理、領導學、危機管理、財務報表分析與經營決策、項目投資與融資決策、風險管理、電子商務、商法、國際金融、企業政策、公司治理、環境管理、現代科技知識、公共政策等。
同時,各學校也可以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門課程作為預修課。
具體的課程計劃由各個學校根據該校的教學資源優勢來制定。EMBA的學位論文可以是結合管理實踐的專題研究報告、案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