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深圳大學研究生院
學院簡介
深圳大學計算機學科由清華大學于1983年建校時援建,清華大學童詩白教授擔任系主任,苗永蔚、朱鳴學、黃順珍、黃云森等一大批來自清華大學的優秀教師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成立于2008年底,其前身是1983年深圳大學建校時創建的電子工程系計算機教研室和2006年成立的深圳大學軟件學院。學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陳國良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成立后學科得到長足發展,成為省優勢重點學科和國家特色專業。2019年12月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工程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7年通過工程教育國際專業認證,培養體系國際等效。2019年11月,深圳大學計算機學科進入ESI全球0.298%。計算機專業問鼎2018中國最具財富創造力大學專業排行榜冠軍,全球億萬富豪校友財富總額近4500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廣東省僅三家(中大、華工、深大)。2019年,在ARWU軟科排名中,計算機全國并列第15名,位列全國前10%。2019年中國校友會網的評價中,計算機專業全國第6位,廣東省第1位,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專業。在USNews 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計算機學科世界排名68位,國內排名第17位,廣東省第1位。在泰晤士世界大學2020專業排名中,深大計算機科學位列國內第12。
據深圳大學本科招生網數據統計,計算機與軟件學院各專業成為2019年最大熱門專業。理工類第一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10人超過600分,平均599分,最低595分,廣東省最低排位9161, 比去年提高184位,延續去年的成績,繼續位居深大理工類專業第一。理工類第二名:軟件工程。有2人超過600分,平均592分,最低583分,廣東省最低排位10624, 比去年提高282位,延續去年的成績,繼續位居深大理工類專業第二。
2017年,深圳大學獲批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由我院牽頭、聯合國家信息中心、中興通訊、清華大學和騰訊成立的我國大數據領域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2018年,我院成功申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點。2019年,我院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9年8月,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落戶深圳大學。我院作為主要的申請單位,參與建設。省實驗室旨在把握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依托深圳數字經濟和電子信息產業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建設單位領先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通過政府主導、多方協調,進一步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我省優勢的信息技術領域,建設綜合性、全鏈條、高水平的廣東省實驗室。
近5年來,我院獲批9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5年的到賬經費1.92億元。在平臺方面,我院擁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11個省級平臺,分別是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廣東省普及型高性能計算機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協同創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培育項目)、廣東省移動互聯網應用中間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清視頻智能分析與處理研發平臺、廣東高校大數據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中英合作視覺信息處理實驗室、廣東省計算機軟件協同育人中心、廣東省無線大數據與未來網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國產高性能數據計算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3D內容制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市級平臺以及2個國家級示范中心,分別是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網絡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我院共有專職教師105人,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32名,助理教授49名。另外專職研究人員53名,訪問教授33名,博士后45名。加拿大三院院士1名,IEEE FELLOW 1名,國家優青1名,長江學者1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2名,廣東省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5人、廣東省杰青人才2名、珠江學者2人,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博士生導師18名。

圖片來源:深圳大學研究生院
原文標題: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