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版第四章第2節新標題為: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2017版標題為: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廣泛傳播。實質、內容沒有變化。
二、2018年版第六章第4節新標題為: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新增"進步文化工作";2017版標題為: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新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
三、2018年版第七章第1節新增:兩個中國之命運。
四、2018年版第八章第1節新增: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經過近三年艱苦作戰和談判斗爭,迫使美國代表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姑涝膭倮?,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保衛了朝鮮的獨立和中國的安全,維護了世界和平。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為國內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五、2018年版第十章第4節標題變換說法: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2017年版標題為: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質內容沒有變化。
六、2018年版第十章第5節標題新增: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個新增點是2018年考試出題的重點。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而深遠。當前,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復雜激烈,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以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制度模式、國家形象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更加突出,未來我國對外影響力,要更多依靠軟硬實力結合并重而擴大和取勝。新階段我國明確提出中國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這是在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的時代背景下,正視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化的戰略選擇,更是對中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體現,也是為實現到建黨和建立新中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所必需。這表明,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作為傳統外交的延伸和發展,已成為我國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