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復旦MBA與LBS的再度合作,聚焦金融投資,通過來自英國、葡萄牙、美國等跨國教授組成的國際化頂尖師資隊伍,讓學生深度感悟不同智慧的疊加與碰撞。除LBS外,復旦MBA還與特拉維夫大學、MIT、耶魯大學等各具特色的頂尖名校集結,為復旦MBA學生構建了最頂級的海外課程陣營,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海外課程體驗。
LBS創立于1964年,歷來被認為是歐洲最頂尖的商學院,同時也是全球最頂尖的10所商學院之一。此外,LBS還以其極為嚴格的錄取條件聞名,優秀的GPA成績、極高的GMAT成績和極強的個人綜合能力缺一不可。本次海外課程,學生們有幸來到LBS的課堂,感受這所學院的專業、學術、友好,立足東方,對話西方。
Linda Yueh教授從供給、需求和平衡三個維度引導學生們思考當下全球宏觀經濟關注的若干重大議題,從社會結構、技術創新、資本等方面分享了她對于全球宏觀經濟形式的看法,令學生們認識到在原有經濟形式衰退、變革的同時會有新的力量加入并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拓寬了學生們對于世界宏觀經濟形勢的動態理解。
復旦MBA學生張潔敏總結道:“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如今全球經濟開始出現普遍性的增速下滑,我國需要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在這個過程中,中英兩國之間存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Joao Cocco教授簡要而全面地講解了地產估值的關鍵點,并從商業地產估值的角度,通過案例模型帶領學生們分析探討房地產投資中的若干問題,課堂中的案例討論也讓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復旦MBA學生楊琳對于這門課程評價極高,“課時雖短,卻精煉全面,回味十足。”
Alex Edmans教授帶領學生們從“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為何要承擔社會責任”等問題探討企業責任。復旦MBA學生姚莉娜總結:“企業不應該為了利益而去做公益事業,應該從認為這是對的事情出發。”Alex教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只有當相反的觀點也合理時,目的才具有意義。”他的觀點同時引發了復旦MBA學生何潔的思考:“我們需要跳脫出固定思維,思考每一個決定的意義,這樣才能制定出良好的策略。”
Jessica Spungin教授通過案例分享教導學生們作為企業管理者應具有長遠眼光和創新精神。“國內有很多企業過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期發展,在成長中迷失了自己。”復旦MBA學生陳盧伊感慨萬分,“企業即使處于經濟周期中,也應靜心尋求機會,著眼于公司的未來。”
Christopher Hennessy教授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數據向學生們系統地展示了在企業并購中買賣雙方如何通過價值評估進行博弈,傳達了“現實世界并非公平”的觀點。“如何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中把握先機、贏得優勢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的課題。”復旦MBA學生張海磊反思道。
Rupert Merson教授對英國老牌餐飲企業Pret AManger進行了深度追蹤研究,通過設問、回答的形式引導學生們思考企業發展策略,講解企業增長和海外擴張
復旦MBA學生朱天彪感覺Rupert教授的課為他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感覺和真實創業非常貼近,對于我們如何做好一個企業很有幫助。”
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博弈市場
在東西方金融城對話的過程中,復旦MBA一如既往秉承知行合一的培養理念,不僅注重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將實踐視為必不可少的環節,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經過財務金融知識的學習后,LBS的老師特地安排學生們參訪了倫敦證券交易所,通過實地教學,進一步開拓學生視野,加強中西對比意識。
在保持倫敦國際化金融中心的地位上,倫敦證券交易所扮演了重要角色。擁有300年歷史的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四大證券交易所之一,也是歐洲經濟的晴雨表。“電子化、可視化的證券大廳,無人交易大廳,都彰顯了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現代感。”復旦MBA學生李玨感慨道,“雖然倫敦證券交易所歷史悠久,但它一直隨著英國國內和世界經濟形勢在變化。”
倫敦證券交易所負責人Tracey為學生們介紹了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歷史與發展,普及了上市審批流程,并通過游戲競猜加深學生們對富時100指數的理解。隨后Tracey講解了中國國航、華泰證券等中資企業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情況。復旦MBA學生王玥表示:“中資企業的成功上市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也期待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復旦MBA在路上 佇立前沿,步履未歇
作為富有使命感的項目,復旦MBA一直著力深化國際交流、整合國際資源,暑期海外課程與多所世界頂尖名校合作,讓復旦MBA學生零距離感受最前沿的理論研究和信息資訊,領略歐美亞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和企業文化。
本次LBS為復旦MBA開設的《金融與投資》海外課程是對復旦MBA六大專業方向選修課群中財務金融方向的進一步補充和深化,以融通思維貫通課程體系,既涵蓋本土特色又具備國際化視野,全面開拓學生的金融思維,增強學生將金融與管理有機融合的系統性思維與戰略決策能力,培養既具國際視野、又深諳中國國情的青年精英、未來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