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考研院校報考很多同學都還是很看重院校排行榜,對于全國研究生院排名,考研小編整理的"2020考研擇校:考研院校難度排行榜top100"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本情況判定
第一,一般而言,985學校里面排名靠后的學校比較容易考一些
第二,在985學校里面,非自劃線高校要比自劃線高校要相對容易考些,非自劃線的5所985高校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還有一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不作范圍內
第三,我國的地區發展不均衡也導致了資源的不均衡,更多的考生趨向于北京、上海、東部沿海,這也導致了西部地區高校要比北京、上海、東部沿海地區高校要相對好考一些,比如西部的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大、重慶大學要比東部地區的同濟、廈大的競爭難度相對小很多。
二、各項指標判斷
1、計劃招生人數
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里面有說明,通常認為招生人數和錄取幾率成正比。為了保險起見,不要只看今年的數據,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了解院校大致的趨勢是在縮招還是擴招。
2、報考人數
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雖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該院校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還是要謹慎報考。
3、實際錄取人數
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
4、報錄比
報錄比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要想報考這些院校和專業,好要有十足的心理準備,和成千上萬的學子們一起競爭。
5、推免人數
很多同學認為推免人數和考研沒有多大關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有的甚至占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若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6、復試分數線
要注意的是,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復試線在兩種情況下會失去參考價值,一個是復試比例過高,另一個是不同學校專業課試題難度差異太大。
7、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復試比例如果偏高,說明兩個問題:①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②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8、最終成績計算方式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有的是初試、復試各占50%,有的學校就不看重復試,復試分只占總成績的20%、甚至10%。